↗↗↗ 点击上方“唧唧堂”关注各学科最新最热研究推荐论文解读
发现关注更多研究和研究人,请访问唧唧堂网站
www.jijitang.com
本文为译文,原文作者:John Bohannon
译文首发于唧唧堂,译者:唧唧堂研究人 leslinxi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JIF)是一种权威性的为科技期刊排等级的测量方法,科学家与期刊影响因子有着相爱先杀的关系。科学家不仅受影响因子影响而去选择发表自己论文的期刊,还会通过它来评判同行的研究,并且影响因子还影响着工作机会、终身教职、津贴的获得,所有的这些都受这一单一的、易于理解的标准影响。
然而,也有一些科学家认为影响因子没啥用,甚至有害于科研圈。为了一探究竟,一批研究者和期刊编辑做了一项研究,公布了一些数据集以及对其文章引用量的分析,以计算影响因子。其结果被批评者所中意。
影响因子的计算看上去似乎是直截了当的。它仅仅只是某个期刊在过去至少两年内,其文章被引用次数的平均数。比如,《Nature》,目前其影响因子是41.456,一般将该数字解读为在过去至少两年内,《Nature》上发表的文章平均每篇被引用41次。
但影响因子很容易被曲解。比如,如果把影响因子看做人们的身高,则其平均数的含义便复杂了。男人一般来说比女人更高,这样仅仅依据性别的预测确实比什么都不知道、仅仅是随机评判的结果要好。但对于发表于任何某一特定期刊的文章来说,其引用量的分布高度偏斜。一小部分有影响力的文章赢得了大部分的引用量,然而绝大多数的文章的引用量很小,甚至没有被引用过。因此,引用量的平均数(即影响因子)经常被人误解。
“影响因子有两个问题,尤其值得深思”,Lucas Carey说,他是位于巴塞罗那的庞裴法布拉大学(Pompeu Fabra University)的一名细胞生物学家,他没有参与该研究,“第一个问题是影响因子并不是一个合适的预测指标,也就是说将文章发表在一个高影响因子期刊上并不意味着该文章就更有可能被引用。另一个问题是影响因子的计算过程并不是公开透明的。”
不透明的影响因子源于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这是一家私营公司,通过售卖“web of science”的权限盈利。“ web of science”是一个详细的期刊数据库,其中期刊的被引用数据是不公开的。汤森路透从文章的引用部分收集被引用的数据。许多期刊有着不同的格式,一些期刊要求引文的格式要尽量的简略,从而使得难以判定被引用的文章是哪篇。排版印刷上的错误和引用上完完全全的错误更是增加了数据收集的难度。
illustration form internet
所以,期刊出版者们为什么不联合起来,利用汤森路透的数据库来计算自己的影响因子?Stephen Curry,一名伦敦帝国学院的细胞生物学家,在去年英国皇家学会的一次会议上提出了上述想法。他表示,该提议的推行并不难,并且随后几个月便组织好了工作团队。上面提到的数据集的公布即是其研究成果,该团队包括11种期刊,分别是Science,天博官网首页 eLife, The EMBO Journal, the Journal of Informetrics, the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公共科学图书馆(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出版的三种期刊,以及Nature和它的两个姐妹刊物。2013和2014年,这些期刊出版了超过366000篇研究性文章和超过13000篇的综述类文章。该团队通过汤森路透的数据库,在2015年梳理计算了前两年所有的引文量。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Vincent Larivière)的期刊引用专家Vincent Larivière领导了此次数据分析。
该研究结果更是为批评影响因子加了一把火。引用量的分布高度偏斜,以至于任何特定期刊中多达75%的文章的引用次数都低于期刊的平均值。所以强势的使用期刊的影响因子去预测任何文章的影响力都类似于臆测。该分析研究也揭示了汤森路透数据库的大量缺陷,包括引文无法与已知的文章相匹配。该团队还表示“我们希望本次分析有助于揭示影响因子被夸大的附加价值,同时强化影响因子不是评价研究或研究者的合适指标这一观点”。
共同作者Bernd Pulverer是德国The EMBO Journal in Heidelberg杂志的总编辑,他说团队是借助汤森路透进行的研究,“研究是实际而有建设性的,汤森路透也希望继续交流意见,但他们虽然本质上提议该研究的所有关键点,但他们并不想做任何有损期刊排名的改变,正如大家所见,这是他们的核心商业资产”。
汤森路透产业发展与创新部门(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的主管James Pringle 说:“该研究正确指出了影响因子在衡量期刊影响力时应该仅仅作为一种参考,它反映了期刊作为一个整体的引文量,而不是多个出版条目的集合”。对于数据库中的一些错误,他表示“汤森路透的编辑团队会继续与出版商沟通工作,找出一些方式以提高匹配率,提供给作者正确的数据记录,并推动跨行业的举措和标准化的使用”。
该研究数据的公布会引发变革吗?英国牛津郡的学术出版专家David Smith表示“不太可能”,“这项研究的结果源自数量有限的期刊,未来有趣而值得做的工作应该是更大量级的调查。有一个问题,高影响因子的期刊从根本上来说是否就有着不同的被引可能性?”但是,即使该研究数据代表了整个科研圈的情况,Smith也表示“没有一个单一的数字可以衡量科学家工作的价值,影响因子本身不是问题,问题是考量学术工作价值的方式”。
文章原文:
Hate journal impact factors?天博娱乐 New study gives you one more reasonate journal impact factors? New study gives you one more reason
John Bohannon
https:天博平台官网//www.sciencemag.org/news/2016/07/hate-journal-impact-factors-new-study-gives-you-one-more-reason
唧唧堂研究人简介:leslinxi
点击“原文阅读”,查看 leslinxi 在唧唧堂所有论文推荐。






发表评论